很多年前看到一个“老板让俩员工买土豆”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故事大概讲的是,老板让两个新人去市场上看一下今天有没有卖土豆的。
小李很快回来了,说:“只有一个农民拉着土豆在卖,我们要不要?”老板笑了笑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小王回来了,说:“今天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总共有40袋,每斤五毛五,土豆质量不错,价格也很优惠。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批土豆大概能支持我们一周的使用量。如果全部要的话,还能再优惠五分钱。我带回来一个,您看看,这还有那个农民的电话。”
当时看完之后,内心觉得小李做得好,应该向小李学习。但是好在哪里、怎么学习,却不是很清楚。激动不过三天,之后就慢慢遗忘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个领导有工作交际。尽心尽力完成其交代的任务后,领导多次善意提醒,你不要总是当一个工具人,应该主动思考,站在我的角度,整体规划好这个任务,考虑要全面。
事后回想一下,才幡然醒悟,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变成了当初的那个小李。
工作以后,大部分人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活成了工具人。这里边有教育、人性、工作等因素,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1+1=2,这种确定输入和确定输出的教育理念。至于1+1为什么等于2,能在哪些地方使用,在不同的场景中是否都通用?这类发散性思维很少被训练。久而久之,我们就习惯了问什么答什么,按部就班地执行任务。
同时,人性本惰,大脑本就不喜欢思考这种未知的不确定性的事情,思考会耗费大脑大量的能量。除非为了生存或求偶,否则大脑都不愿意深入思考,大脑倾向于用更低成本更少耗能做出回应。只有见到美食、危险、帅哥美女时,大脑才会主动活跃起来,因为这类原始的刺激,直接决定了个体的生存繁衍。人性使然,工具人思维是常态,主动思考才是异态。
最后,我们的工作也时刻打磨着我们。公司的复杂化精细化,使得现在的工作越来越标准化模式化。公司需要的是一大批功能单一质量稳定的螺丝钉,组合起来维持公司的运转,为减少对某一部件的依赖,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公司会不断拆解细化工作职责,以期达到缺谁都能运行,少个团队也能快速弥合的状态。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被定向培养成对本职工作高度熟练,对其他工作不甚了解的人,这也促使了我们变成工具人。
沦为职场工具人是大部分打工人不幸的原罪:中年危机、空虚的忙碌、晋升停滞等,归根结底就是自己不幸沦为了职场工具人,丧失了强有力的竞争力。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减少发挥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你的能力不断退化,最后变成一个只会执行流程的螺丝钉,随着工龄的增加,你这颗螺丝钉的维护成本和代价越来越高,于是中年危机就出现了;一个更廉价更有活力的新螺丝钉被招了进来,于是你就失业了。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时刻影响着大部分人的命运。银行柜员、电话客服这些之前稳定、诱人的岗位,当前已经被大量智能化设备替代;外卖员、司机、会计这类职业已经出现被AI技术替换的可能性。当技术进一步发展时,所做的工作有多少能被智能化替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十几年是否会面临失业危机。
不幸的是,成为工具人后,很多人越来越习惯随大流,不喜欢主动思考,讨厌长远规划,怀揣着攒年限熬资历晋升愿望度日。殊不知,职场本来就没有一个稳定的线性的晋升路线。
这里蕴藏了很多套路和技巧,谁能把握机会快速胜出,谁就能在之后的道路上快人一步。谁能干出亮点成就,谁就能得到跳跃式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超过前辈的原因。时代变了,那个按资历排辈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怀抱着这种老旧思维,预测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结果,注定是一塌糊涂。
更不幸的是,成为工具人后,很多人会通过寻求同事的认可和提升受欢迎程度来安抚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这种情况,使得自己害怕拒绝别人,恐惧表达自己不同想法。导致很多杂事麻烦事随之而来,每天都很忙碌,却又没什么进步,缺乏学习时间。大量精力耗费在社交需求和寻求认可上,自身价值却不断贬值。最终,沦为被人人称赞,却又不被人人需要的好人。
工具人不是咸鱼,工具人是那种心有不甘却又无从发力的人,他们心怀梦想,却又不知道如何打破僵局。如果非要用鱼来比喻,工具人就是那种被海浪推到沙滩上,游离在鲜鱼和咸鱼之间的挣扎鱼。一面是大海,一面是陆地。躺平成为咸鱼,心有不甘,向往大海,却又不知道行动。挣扎成功获得鱼生第二春,畅游海洋世界,挣扎失败躺在沙滩上仰望星空,空洞且绝望。
成为工具人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
忙碌却没有长进
喜欢被动缺乏主动
喜欢安逸厌恶新环境
特征一:每天都很忙碌,但是回想起来却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哪里得到了成长。
前互联网时代,信息渠道不发达,除了电视、报纸,信息就是通过口口相传。你所获得的信息通常也就是七里八乡的事。匮乏的信息使得你有一点天赋,熟练一项技能,赚点小钱就能成为当地的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再加上大家的差距和分化没有那么大,你一对比说不定就是第二第三,心里也就没有那么多焦虑和压力。
但是到了信息化社会,快速传播的信息无形造就了一个高压社会,身处其中的我们难免会形成焦虑和不安。于是,很多人开始通过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具体事情,来获得内心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久而久之,还被自己的勤奋感动,开始相信付出就有收获,勤奋就能成功。
殊不知,1+1做一万遍,获得的还是1+1=2,成功靠的不是勤奋而是成果。勤奋可以助你成功,天赋也可以助你成功,但是只有结果才能衡量你是否成功,这些都是获得成功的一个buff。
除此之外,还有情商、外貌、家庭等buff,叠加的buff多,获得成功的概率就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buff都是越多越好,过于勤奋就有可能陷入忙碌陷阱,不仅没有正向助力,还让你高速空耗,白白浪费时间。
用雷军的话说,就是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用一个个具体的成功,浪费掉宝贵的时间,越走无力感越强,抬头一看发现自己已被远远甩在身后。
特征二:喜欢按步就班的做事情,内心不喜欢主导任务或者做事情考虑不全面总是漏洞百出,缺乏发散性思维。
大脑天生喜欢低频运转,我们的大脑是人体最耗能的器官,没有之一。当我们处理未知事情或者深入思考时,大脑会激活大量的神经元参与工作,这种模式非常消耗能量,所以容易疲劳且无法持续很久,除了生存所需,几亿年的自然选择让大脑更喜欢做简单的、确定性的事。久而久之,我们就容易成为执行程序化的工具人,缺乏发散思维、主动思考,对事情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事,与人友善做事也不推诿,但是,结果总是差强人意,一眼就能发现很多漏洞,考虑事情不全面。任务交给他了,却不能放心,还需要兼顾考虑让人心累。这种同事适合做那种流程很成熟,注意事项很齐全,最好是别人走过千次万次的路,很难独当一面,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也使得这类人只能是普通员工。普通员工犹如土壤,重要但不稀缺。还容易被替换掉,使得他们很难有较好的晋升机会,职业天花板不高。
特征三:于当前岗位高度锲合,不了解其他岗位情况,怯于尝试新事物新领域。
现代化的公司,根据任务定制的岗位。随着工作久了,人就容易被明确的分工和标准化的流程打磨的更加契合岗位要求,慢慢的我们也就习惯了当前的环境,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我们得心应手,对接触新事物越来越缺乏兴趣,久而久之看到的事物越来越窄,眼界越来越小,知识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中,技能被单一固化。像一个菱角分明的螺丝刀,于机器高度契合。然而不幸的是,环境会发生变化。
当这台机器被外界危机一锤子砸的粉碎时,大部分人一片茫然,才发现自己的价值有多以来那台机器,寻找新系统适应新环境困难重重。现实就是这样,市场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改开后的国企下岗潮、双减后的教培行业、严控后的房地产以及日渐没落的土木、会计、导游、市场营销等行业无一不冲击着身处系统中的螺丝钉们。
如果我们只关注当前的事务而忽略长远规划,那么你很可能正在被工具化。好处是,你会成为更加专业化的工具,坏处是,离开组织你将发现自己无所适从。如何在专业化的同时,留存多样化的种子,在当下多变的环境中至关重要。
测试人也面临着沦为工具人的困局,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测试人重任务而轻方法、重工具而轻思想、重短期而轻规划、重技术而轻业务,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
注重任务而忽略如何获取更高效的解决方法,只会让我们疲于应对各种任务而没有多余的精力提升自我。
重视工具的学习和使用,而忽略工具背后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只会让我们局限于使用单一工具而无法对其他工具进行融汇贯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重视短期获得,而忽略长远规划,频繁的在不同岗位、公司间跳槽,所有的工作都是临时性的、不稳定的,最终丧失关键的积累期和晋升期,在人生的后半段落寞离场。
重视技术学习和钻研,轻视业务知识积累和产品思维培养,只会让自己局限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忽视产品质量保障的本职工作,无法从更高维度深入挖掘产品的功能缺陷。
这些问题容易让测试人陷入成长困局,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总也抓不到机会得不到重用,充满了乏力感。如何打破这一局面,测试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什么时候说Yes,什么时候说No,是一件非常考验情商的事情。很多同事由于社交需求或面子问题等,不好意思或不敢对别人说不,使得自己做了很多不属于自己的的事情,占用了大量时间。
测试人由于角色的缘故,在这方面更为严重。由于需要向开发人员了解系统设计实现,向业务人员了解产品业务知识,使得测试人员依赖、依靠开发和业务人员。原本很多应该是他们做的事情,最后让测试人员完成。如:业务流程/规则梳理、系统集成联调测试、产品操作文档等。对于他们的请求,测试人又很难直接拒绝。
如何自然的拒绝那些不属于自己职责的请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积极响应有价值的请求。如果做完这件事自己能有所收获或者有所提高,那这件事就是一个机会,这类请求如无不可则尽量响应,毕竟提升自我也是工作的目的。
另一方面让请求不再廉价。很多请求由于答应的太爽快太容易,使得别人以为你是个好人,随之大事小事都来找你,消耗了你的大量时间。你要学会反向请求或设置门槛,既然对方可以向你提出请求,你也可以向对方提出请求。别不好意思,关系都是对等的,你帮助他,对方就应该帮助你,如果对方拒绝了你,下次就不好意再来麻烦你,并且你也有了拒绝对方的道德优势
同时,要尽可能为对方的请求设置门槛。比如:你需要我来做,这没问题,但是我需要你先完成什么或者提供哪些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随时找对方寻求支持,避免对方置身事外,另一方面如果发现事情比预期难办,也可以随时将请求交还给对方。
测试这个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入门易,精通难。
就拿最简单的点点操作而言,测试案例写得好,找个小学生就能完成。但是,测试的天花板却非常高。因为测试本质是用有限的投入解决无限可能的问题,这里面涉及代码、文档、知识等客观因素,也涉及习惯、人性、认知等主观因素。这类多维非线性问题,存在无穷多个局部最优解,谁能获得比当前更好的局部最优解,谁就是高手。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测试人浮于水面,从业十几年与从业两三年毫无差别,这其实就是缺乏主动思考、被动从业的结果。
很多人讨厌感情上的被动,却很享受工作上的被动。不愿主动思考、不愿积极推动事情解决,整天想按章办事,遇到问题就停滞,不主动也不反馈。你糊弄工作,工作也在糊弄你。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工作的认可,再有好工作就轮不到你了。
比如,你经常会发现一些同事,做事总是差点意思。不是考虑不全面,就是漏洞百出。遇到问题也不反馈,有进度也不说。任务交给了他,提心吊胆心里憔悴的人却是你,这样的同事你喜欢吗?如果有好机会、好工作,你会分给这样的同事吗?
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就要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主动思考如何能把这件事做好。
做一件事,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做这件事,搞清楚什么时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然后,分解任务,细化任务步骤,反复思考每一步应该怎样做,都有哪些注意点,排除风险点。
最后,积极执行,主动解决执行遇到的问题,推动各方达成任务目标。
要让同事、领导觉得,这件事交给你就可以放心了,这就是做事要达到的效果。要达到这个效果,还要学会事后复盘,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复盘每一个步骤,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将这些经验积累下来,下一次你才会更顺手。这样你才能不断成长,成为一个领导型人才。
少投入多获得是人之本性。很多测试同事习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拒绝了解学习其他知识。比如发现bug,反馈给开发就完事,不会追根溯源搞清楚bug出现的真实原因,下次出现了还是简单反馈,不能给开发提供更有价值的分析和指导;业务加了一条规则,不清楚为什么这么设计,也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校验系统是否实现。久而久之,职场格局越来越小,牢牢被锁死在当前位置,随时可能被替代。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职场也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大部分人一生都不大可能只在一个行业、一家公司、一个岗位上发展,为更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震荡,塑造多样化的职场能力就格外重要。
相较于业务和开发,测试人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见多识广。通常开发人员负责一个项目一个模块,测试人员可以参与多个项目N个模块,相较于业务也是如此。
利用好这种优势,做到比开发更懂业务,比业务知开发。这不仅能提升我们的价值,让业务和开发更需要我们,也能扩宽我们的道路,为未来的动荡多备几条选择。
要做到比开发更懂业务,就要积极向业务学习,搞清楚需求说明书的编写要点,弄明白每条规则的设计思想。横向比对同类产品、相似功能,找出不同点,分析各自的优势,加深对同业产品的了解和理解。
要做到比业务更懂开发,就要主动向开发请教,搞明白功能实现思路,弄明白业务规则怎么落地实现,以及都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的差异。充分利用bug,分析bug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规避。总结程序正向分支和异常处理情况,丰富程序设计经验。
向上拓展积累业务知识和行业资源,向下延伸掌握设计思路和实现原理,整合上下游资源,做一个强劲的上下游连接枢纽。
横向上拓展质量保障、效能提升、配置管理等相关知识,做到了解和熟悉。一方面我们夯实了自己的元能力,当岗位发展遭遇瓶颈时,可以通过这些岗位机会,实现突破。另一方面扩宽了职业道路,当公司和行业发生巨变时,我们拥有更多选择。
市场化的好处就是提供了更多选择,选择多了,就容易掉进选择陷阱。比如做性能测试,一方面那么多工具,选哪个好呢?另一方面那么多工具,换个就不会了。
工具人热衷于掌握某一工具的各种操作和特性,却忽略了这个工具的工作原理。就好比,你被一个美女/帅哥的外表和爱好所吸引,却不深入了解她/他的内涵,短时间看你很幸福,长期看你大概率会很后悔。
工具总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现在掌握的工具三五年后可能就落后了。你换份工作,换个工具,这些都有可能发生。对某一工具沉迷的越深投入的越多,面对新工具你就转变更难适应更慢,这无疑在这个多变的环境中是不利的。尤其是那些大公司,搞出一套套自研工具,看起来高大上,换份工作就瞎了,毫无积累优势。所以,测试人员不应只重工具而轻视经验。
尤其是那些搞自研工具的公司,进一步拆解测试工作,分为所谓的测试前台组和测试保障组。测试前台分析业务提取测试需求,测试保障根据测试需求定制开发相关功能,封装成简易操作。这种模式进一步弱化了测试人员的能力,使得懂测试的不知技术,懂技术的不会测试。一旦环境发生改变,这些人的表现就会出现大幅滑落。
这些人太依赖于那个平台,习惯了这样的分工,适应了精细且规范的流程。当跳槽到大部分测试分工不那么细,流程没那么严格的公司时,就显得无所适从,表现平平常常,远低于招聘者的预期,给人的印象是消极、磨洋工。
其实,他们被误解了,他们只是被打磨得更精细,功能更单一,与之前的环境高度契合。对原有环境的高度依赖使得她们对新环境出现了不适应。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大家都逐渐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所感触。经济的持续低迷、冲突的不断爆发,都昭示着这场大变局缓缓到来。变中有危,变中亦有机。如何在震荡中活下来,将切实考验每个人的真实水平。
努力降低对组织的依赖,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我们面对危机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也是我们危中求机的前提。切莫在平台中迷失了自己,错失了最后的准备机会。
2013年,我在一家图像公司实习,隔壁组的少年经常被他的组长当众训斥。我不理解,为什么不换份工作?现在我明白了,那只是一个工具人被岗位锁死后的不幸遭遇。我希望自己将来不会那样,也希望大家永远不会那样。
今天的话题聊到这里,如果感兴趣的话,欢迎点赞留言,感谢阅读,祝你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