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功能测试的流程是:需求分析,用例编写,用例评审,提测验证,Bug 回归验证,上线与线上回归。
但是做起来就是:写不完的用例,跑不完的case,天天都要加班。
我以功能测试的工作流程,结合实际的工作内容,来具体细说一下做好功能测试的建议:
首先一般大家接触到的都是产品主导型的开发模式,其中需求和项目,作为测试是没办法去主导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展需求会议,来让团队中的各个成员来充分理解需求。
注意,需求会上没有澄清的一个小点,都会成为日后你工作中一个巨大的坑。
在需求评审中,你需要做的是提前阅读需求文档,把问题点都记录下来,然后在会上对描述不清晰、不便于设计用例、测试点不明确的地方都要抛出了,让产品经理给出具体的说明。
明白了什么是需求之后,进行需求澄清的时候,测试人员要深刻理解需求,在需求评审会议中,针对描述不清、不便于设计测试用例、找不准测试点、业务相关知识串联不起来的地方提出来,抛出疑惑,让产品经理给出说明。
为什么一定要开这个需求评审会呢?
以下面的这个快捷登录的页面为例:
比如,身份复选框是否合理?一个人是否能够拥有多重身份?验证码的有效时间及位数?产生异常情况页面会给出什么提示信息......这些细节点明确后,后面的工作才方便展开。
前面提到了需求评审之前要看需求文档。可以说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测,那你一定没有看过需求文档。
但是实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没有需求文档或者需求就是一句话
比如:设置下APP主题颜色可以随用户手机壳颜色而改变。如果真的是遇到需求只是一句话的情况,那么就需要组织开需求评审会议,整个团队一起来把需求文档给完善掉。
第二种情况:有需求文档,但是非常的粗糙
遇到这种情况,有3个建议
要求需求分析人员或者开发完善需求文档;
如果团队不配合,就自己把待明确的点问清楚,同时做好记录;
切忌含糊不清,不要给自己挖坑。
第三种情况:有清晰详细的需求文档
有了清晰的文档,想要做好,还有一些建议
提高主观能动性,关注开发和产品的讨论内容,变动和难点要重点听,不要因为暂时没关系就不关注;
评估要全面,比如需求的内容涉及到的操作系统、改动会影响到哪些功能,然后给出准确的工作量,防止因为时间不足造成的测试不充分;
需求评审后,要求产品更新此次评审过程中的所有改动部分;
根据需求,制定好测试方案和需求,注意时间安排要富裕,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天下测试,唯用例设计不破,唯缺陷报告不破!
当说到用例编写就是等价类、边界值等,那么说明你写用例是照着书本上去写,而不是从用户的角度去写用例。
测试用例的设计能力是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能够让你面对各种类型的测试,都能设计出高效而全面的发现缺陷的测试用例。
想要达到这种水平,就要求你:
深入理解业务需求,熟悉产品的运行环境,比如技术架构、缓存机制、第三方服务集成等;
融会贯通,把具体的业务和系统性的测试设计方法结合起来,保证自己稳定出色的输出;
平时多积累,对常见的缺陷模式、类型等做好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化用例设计思维;
经常阅读好的用例设计实例,开拓思路,举一反三。
先说好,提测的时候不敢怼开发的,后面的锅可都是自己背哦!
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冒烟用例是一个子集。如果这些用例通不过,我们就可以将提测的模块打回。
发出一封可爱的主题为“xxx功能冒烟不通过,打回”并抄送老板的邮件,开发那边就要认真的执行冒烟用例了。
在此之前必须保证我们测试人员所提供的冒烟用例必须有质量,能够准确的覆盖重要的功能点。
在开发提测前,一定要确保开发做好以下准备,如果没有,宁可按下不动,也不可给自己挖坑:
完成端对端的联调
执行冒烟用例
列出改动点
准备好上回归环境的清单
必要时也可以让产品经理提前验收
对于测试人员来说,测试阶段要注意几个点:
必须有关注整体项目的意识,防止出现测试的内容和最初的需求不一致,增加新的内容从而增加工作量;
需求有变更,就要评估项目进度,如果有影响就要重新排期;
对于发现的bug一定要描述清楚,问题描述、重现步骤、前置条件、预期结果、实际结果等。
bug分级要准确,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当项目需要频繁的交付和上线的时候,面对无法自动化的测试用例,如何有效的进行手工的回归测试呢?
和项目中的开发以及项目负责人沟通确认;
关键点的测试,比如测试的重点:bug修改,关联功能,新增加功能,修改功能呢个,上一轮测试bug多的功能。
对开发人员能力的评估
项目初期对测试用例的维护
对项目做好完整的总结,比如提测次数、上线次数等
最后,对于刚入行的测试人员,小有所成之后,一定要经常的问自己:
我现在能力水平,究竟是我个人的能力,还是平台或者公司的高度?离开了这个公司,或者离开了这个熟悉的业务,我还能剩下什么?在测试行业我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只有把功能测试做好,研究明白,才能更好的去做性能和自动化测试。
作者:编程简单学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54556126/article/details/1234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