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押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若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一个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亮,这时在投入1元硬币并押下按钮后,饮料不送出来而且1元硬币也退出来;若有零钱找,则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灭,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根据命题可以分析出,自动售货机的业务中一共存在5个条件和5个结果,分别是:
条件:
售货机有零钱找
投入1元硬币
投入5角硬币
押下橙汁按钮
押下啤酒按钮
结果:
售货机〖零钱找完〗灯亮 当售货机中没有零钱的时候就有亮红灯
退还1元硬币 当投入1元,而且售货机中没有零钱可找的时候
退还5角硬币 当投入1元,而且售货机中有零钱可找的时候
送出橙汁饮料
送出啤酒饮料
在画完空白的条件和结果之后,可以将题目中最直接和简单的因果条件标出。
条件“有零钱”和结果“红灯亮”是一个“非”的关系,当“有零钱”的时候,红灯是不亮的,而当售货机中“没有零钱”的时候,红灯必须要亮的。
条件“投1元”和条件“投5角”是一个“E”的关系,这两个动作不可能同时发生,即同时投入1元钱和5角钱(不能同时为真);但是我们允许即“不投入1元钱”也“不投入5角钱”(可以同时为假)。
条件“选啤酒”和条件“选橙汁”是一个“E”的关系,这两个动作不可能同时发生,即同时“选择啤酒”和“选择橙汁”(不能同时为真);但是我们允许即“不选择啤酒”也“不选择橙汁”(可以同时为假)。
条件“选啤酒”和条件“选橙汁”对于程序处理过程是等价的,即二者无论是价格还是系统的处理方法都是相同的,因此这两个条件可以合并为一个中间节点。而且这两个条件之间使用“或”的关系。
注意,条件“投1元”和条件“投5角”不是等价关系,表面上看,他们都是“钱”,好像差不多,但是对于程序的处理过程确实完全不同的,“投5角”后完全不用判断当前售货机中是否有零钱(因为题目中规定所有的商品都是5角钱),而“投1元”就不行了。
现在我们从结果的角度考虑,要想“出啤酒”或者“出橙汁”,从现实买卖中分析必须要有什么先决条件呢?是的,就是“你的钱要付清”,而且你一定要选择了“啤酒”或者“橙汁”才行。而在上面的已有因果图中,我们无法找到“钱付清”的因素,因此这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再加一个中间节点,就叫“钱付清”吧。
要想获得选中的商品,则条件“钱付清”和条件“选啤酒/选橙汁”必须要同时成立,因此是“与”的关系。
根据题意,当投入1元钱,而且又选中了某一种商品的时候,系统是需要找零钱的。而现有条件和结果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找零钱”这种情况,因此我们还需要增加一个中间节点“应该找零钱”。
条件“投1元”和条件(中间节点)“选商品”与结果(中间)“应该找零钱”是“与”的关系,即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上面已经确定了“投入1元钱”并且“选商品”,系统应该找给客户5角钱,那么接下来就要看当前售货机中是否有零钱可找了,庆幸的是,存在“有零钱”的条件;
现在系统“应该找零钱”给客户,而且恰恰又“有零钱”找给客户,那么就可以确定系统“能够找零钱”给客户了,所以这里我们又可以增加一个中间节点“能够找零钱”。
条件“有零钱”和条件(中间节点)“应该找零钱”与结果“能够找零钱”之间是“与”的关系。
现在已经确定客户“投入1元钱”并且“选商品”后,系统“有零钱”可找,那么紧接着就可以找钱给客户了。
条件“能够找零钱”和结果“找5角”是“恒等”的关系;
条件“能够找零钱”和结果(中间节点)“钱付清”也是“恒等”的关系;
考虑完投入1元钱后系统的处理情况,我们再来看投入5角钱后系统是如何处理的。因为售货机中的全部商品都是5角钱的,因此就不存在找零的问题了,只要客户“投入5角”并且按下相应的商品选择按钮就好了。
所以,条件“投5角”和结果(中间节点)“钱付清”直接是“恒等”的关系。
另外,条件“投5角”和条件(中间节点)“能够找零钱”都代表金额的计算已经结束,即“钱付清”,因此条件“投5角”和条件(中间节点)“能够找零钱”与结果(中间节点)“钱付清”之间是“或”的关系。
我们考虑完了投入5角钱及投入1元钱并找零后,最后在考虑一下退还1元钱的情况。毫无疑问,当投入1元钱,并且选择了某种商品的时候,如果当前售货机中没有零钱可找,那么只能退还用户这1元钱了。
因此,条件“没零钱”和条件“应该找零钱”与结果“找1元”之间应该是“与”的关系,而且我们的条件中关于零钱是用了肯定的描述,即“有零钱”,要想表示没有零钱,直接使用一个“非”关就可以了。
判定表
去除无效用例
合并判定表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