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的并发:
即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者操作,这种操作一般指做同一类型的业务 。
广义范围的并发:
这种并发与前一种并发的区别是尽管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或者进行了操作,但是这些请求或者操作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并发用户数是指同时进行请求的客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用于模拟用户的真实负载情况(并发情况是对系统最大的考验)
并发数≠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VU)
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系统每秒处理事务数,单位是笔/秒。(事务:整个业务交易处理的过程),若能获取到“高峰时段交易量(笔/小时)”的准确数值则TPS等于“高峰时段交易量/3600”,否则根据平均每日交易量(笔/日)及“压力指标建议内容及计算方法中”的公式计算高峰时段交易量。
响应时间指的是从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响应结束,这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
在某些工具中,响应时间通常会称为“TTLB”,即“time to last byte”,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的单位一般为“秒”或者“毫秒”(1秒=1000毫秒)
响应时间的分解
响应时间=网络响应时间+ 应用程序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N1+N2+N3+N4)+(A1+A2+A3)
站在业务角度定义的概念,主要指用户一些业务的响应情况, LoadRunner中体现为Transaction。
定义系统负载情况下,系统各类硬件资源的阀值。
CPU利用率阀值:不同负载情况下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主机的CPU上限。包括均值和最大值,缺省为70%。
其余还包含:内存占用,I/O吞吐率,网络带宽。
错误率指系统在负载情况下,失败事务的概率。错误率=(失败事务数/事务总数)*100%。定义该项指标值时,通常会根据业务重要性和并发用户数的不同,定义不同的阀值。一般不超出千分之五。
稳定性较好的系统,其错误率应该由超时引起,即为超时率。
吞吐量指的是一个稍长统计时间段内处理的客户端业务请求数量。
从业务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业务数/小时或天”、“访问人数/天”、“页面访问量/天”来衡量。
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也可以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客户端请求数量。它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吞吐率用“请求数/秒”或者“页面数/秒”来衡量。
每秒钟用户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 请求数。这个指标是Web应用特有的一个指标:Web应用是“请求-响应”模式,用户发出一次申请,服务器就要处理一次,所以点击是Web应用能够处理的交易的最小单位。如果把每次点击定义为一个交易,点击率和TPS就是一个概念。容易看出,点击率越大,对服务器的压力也越大。
定义:资源利用率指的是对不同系统资源的使用程度,例如服务器的CPU(s),内存,网络带宽等。
资源利用率通常以占用最大值的百分比n%来衡量。
定义:内存泄漏是指堆内存的泄漏。堆内存是指程序从堆中分配的,大小任意的(内存块的大小可以在程序运行期决定),使用完后必须显示释放的内存。应用程序一般使用malloc,realloc,new等函数从堆中分配到一块内存,使用完后,程序必须负责相应的调用free或delete释放该内存块,否则,这块内存就不能被再次使用,我们就说这块内存泄漏了。
一般是指在整体中的关键限制因素。瓶颈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瓶颈就是说的瓶子的脖子的意思,就是整个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说你的电脑的配置中有一个硬件性能限制了整个电脑的性能的时候就会出现瓶颈效应。
基准测试主要验证脚本、环境的正确性(虚拟用户数设置为1,执行2分钟)和系统执行单支交易的性能表现。
通过在执行单支交易的被测系统上不断增加压力,直到性能指标,例如响应时间超过预定指标或者某种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这种测试是为了找到系统的处理极限,为系统调优提供数据。
用压力测试工具模拟发起虚拟用户,并随时间的增加,不断加大虚拟用户的数量。用监控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如CPU、内存、硬盘等系统资源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停止测试。这时检查虚拟用户的数量,这个虚拟用户的数量就是被测系统承受的最大压力。
将所有用户数量(如:10000个)以虚拟用户数在10分钟内登录至应用服务器,所有用户群登录应用服务器停留10分钟,以验证所有用户群登录应用服务器能力。
该测试用来测试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状态的最大交易量,这个最大交易量取决于系统能够维持的一个可接受的交易响应时间内的每秒最大的交易数。
用压力测试工具模拟并发虚拟用户,将最大并发虚拟用户数降80%作为稳定性测试的数据指标,连续运行6小时,服务器不应宕机,交易成功率达到确定的压力测试指标。
在100%虚拟用户数按交易比例执行测试期间,不断增加虚拟用户数,直到测试指标不被满足。
在100%虚拟用户数按交易比例执行测试40分钟。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